故叔和知有三阳明,不知有太阴阳明症。脉微而恶寒者,此阴阳俱虚,不可更发汗、更吐、更下也。
太阳中风,下利呕逆,是有水气;厥阴中风,热利下重,是有火气。霍乱者,上吐下利,挥霍而撩乱者是也。
夫少阴脉络肺,肺主鼻,故鼻中涕出;少阴脉络舌本,故舌上苔滑;少阴大络注诸络以温足胫,故足冷。若脉浮而迟,表热里寒,下利清谷,是迟为无阳,病为在里,又不得拘浮为在表而发汗矣。
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。从心下至小腹硬满而痛不可近,是下后热入水结所致,而非胃家实,故不得名为阳明病也。
按阳明提纲,以里症为主。迟为阴,阴主寒,而迟亦有浮沉,浮迟应表寒,沉迟应里寒,虽迟脉多有病在腑者,然其根必自脏,盖五脏为阴,阴脉萦其脏,故主脏其大纲也。
故曰呕而发热者,小柴胡汤主之,因柴胡为枢机之剂也。病在肝,俞在头项;中央为土,病在脾,俞在脊。